
耒阳融媒6月23日讯(记者 刘喜)近日,记者走进马水镇湖德村采访养殖大户李凤辉,6月的阳光洒落在他正在扩建的猪舍工地上,这位与生猪养殖相伴十年的汉子,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三天前还令他辗转难眠的50万元扩建资金缺口,如今已通过耒阳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稳稳注入账户。这道曾横亘于前的抵押物“拦路虎”,被该行新推出的“乡村振兴-产业贷”以创新银担合作模式一举清除。
十年勤恳遇瓶颈 雄心壮志困于“钱”
1980年出生的李凤辉是湖德村本地人,凭借近十年稳步发展的生猪养殖事业,他与广东海大集团建立了稳固的代养合作。2025年,他雄心勃勃规划投入100万元扩建猪场以提升产能,但高达50万元的资金缺口却成了现实的“拦路虎”。缺乏银行传统贷款所需的厂房、土地等抵押物,让他的融资之路陷入“山重水复”。“眼看着扩建计划要搁浅,心里火烧火燎。”李凤辉的焦虑,折射出无数农业经营主体的共同困境。
银担联手破坚冰 三天放贷创速度
转机出现在耒阳农商银行马水支行的主动走访中。客户经理深入了解了李凤辉的困境及其扎实的产业基础后,敏锐判断其符合该行新近开发的“乡村振兴-产业贷”条件。该产品是耒阳农商银行与湖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深度协作的创新成果,其核心突破正在于“纯信用反担保,免实物抵质押”——精准瞄准了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群体长期面临的“担保难”痛点。
马水支行迅速响应,依托与省农担公司建立的高效协作机制,实现从资料提交、尽职调查、担保审核到最终贷款审批的全流程无缝衔接。自需求对接到资金发放,全程仅用时三天!“真没想到这么快,更没想到不需要任何抵押物!”收到50万元贷款的李凤辉难掩惊喜,猪场扩建工程得以全速推进。
普惠活水精准滴灌 金融创新赋能振兴
李凤辉成功获得的这50万元贷款,标志着耒阳农商银行首笔“乡村振兴-产业贷”正式落地见效。该产品通过引入专业担保机构分担风险,有效破解了涉农主体“无抵押”的核心难题,疏通了金融资源流向乡村产业的“最后一公里”,是该行深耕“三农”、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关键一步。
“这笔贷款的高效投放,正是我行推动金融回归本源、倾力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耒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我们将加快推广这一创新模式,让普惠金融活水持续精准浇灌乡村产业沃土,全力助推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画卷铺展开来。”
一审:梁斌
二审:陈剑民
三审:欧阳昭苏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小水镇:“宣传+整治”双管齐下 筑牢校园交通安全防线
耒阳以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微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644盏路灯照亮居民回家路
市财政局举办会计基础知识培训
耒阳交警“送教上门” 欧阳海灌区职工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青华高级中学169名学生荣获“青华奖学金”
G4耒阳收费站出入口关闭延期至9月25日12时
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 全程护航企业发展
下载APP
分享到